全屏 金秀瑶族自治县街道地图 金秀瑶族自治县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来宾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来宾地图 辖区: 【合山地图 | 金秀地图 | 武宣地图 | 象州地图 | 忻城地图 | 兴宾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南宁 市

青秀区 | 兴宁区 | 西乡塘区 | 良庆区 | 江南区 | 邕宁区 | 武鸣县 | 隆安县 | 马山县 | 上林县 | 宾阳县 | 横县

柳州市 城中区 | 鱼峰区 | 柳北区 | 柳南区 | 柳江县 | 柳城县 | 鹿寨县 | 融安县 | 融水苗族自治县 | 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 象山区 | 秀峰区 | 叠彩区 | 七星区 | 雁山区 | 阳朔县 | 临桂县 | 灵川县 | 全州县 | 平乐县 | 兴安县 | 灌阳县 | 荔浦县 | 资源县 | 永福县 | 龙胜各族自治县 | 恭城瑶族自治县
梧州市 万秀区 | 蝶山区 | 长洲区 | 岑溪市 | 苍梧县 | 藤县 | 蒙山县
北海市 海城区 | 银海区 | 铁山港区 | 合浦县
防城港市 港口区 | 防城区 | 东兴市 | 上思县
钦州市 钦南区 | 钦北区 | 灵山县 | 浦北县
贵港市 港北区 | 港南区| 覃塘区 | 桂平市 | 平南县
玉林市 玉州区 | 北流市 | 容县 | 陆川县 | 博白县 | 兴业县
百色市 右江区 | 凌云县 | 平果县 | 西林县 | 乐业县 | 德保县 | 田林县 | 田阳县 | 靖西县 | 田东县 | 那坡县 | 隆林各族自治县
贺州市 八步区 | 钟山县 | 昭平县 | 富川瑶族自治县
河池市 金城江区 | 宜州市 | 天峨县 | 凤山县 | 南丹县 | 东兰县 | 都安瑶族自治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巴马瑶族自治县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 大化瑶族自治县
来宾市 兴宾区 | 合山市 | 象州县 | 武宣县 | 忻城县 | 金秀瑶族自治县
崇左市 江州区 | 凭祥市 |宁明县 | 扶绥县 | 龙州县 | 大新县 | 天等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图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耕地面积1.44万公顷。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人口自然增长率4.34‰。

中文名称: 金秀瑶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Jinxiu
所属地区: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辖地区: 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
电话区号: 0772
邮政区码: 545700
面积: 2518平方公里
人口: 15.34万人(2007年)
著名景点: 莲花山、圣堂山、老虎潭峡谷、花王山庄
特产: 绞股蓝、八角、灵香草

目录

概况
历史沿革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1. 一、综述
  2. 二、农业
  3. 三、工业和建筑业
  4. 四、固定资产投资
  5. 五、国内贸易
  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9. 九、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10. 十、城镇建设和节能减排
  11.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林业经济
农业生产
工业建设
水电能源建设
矿产业
交 通
科教文卫
  1. 科 教
  2. 文 卫
  3. 首届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
旅游资源

概况

   共图书馆1个,藏书6.3万册;县级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2009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实施“求知、求技、求乐”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农村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得到大力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全县共有村级文艺舞台65个,村级灯光球场65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开展,县城广场,文化中心,村级农民文体广场蔚然兴起,配套篮球架、健身器材、乒乓球台一应俱全,农家书屋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县涌现,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更为农民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提供了平台。
  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高质量、高标准通过自治区的验收。2009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8852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为3713户。全县广播覆盖人口12.84万人,覆盖率83.3 %;电视综合覆盖人口12.86万人,覆盖率83.4 %。
  卫生事业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查机构1个。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522张,卫生技术人员541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全县共有村卫生室38个,增长5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达120289人,参合率90.01%。
  体育事业 在全市比赛中,金秀瑶族自治县体育健儿共获金牌3 枚,银牌2 枚,铜牌3枚。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不断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

十、城镇建设和节能减排

  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全年共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17.04万元。年末实有城镇街道道路面积14.28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路灯998 盏,排水管道长度7公里,与上年持平。自来水供水总量66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万人。液化气供气总量229吨。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8.04公顷。2009年城镇化率为19.9%。
  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加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2.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6.98 %;万元GDP能耗0.8030吨标准煤,增长13.68%。2009年度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量分别为5167吨、6529吨,全部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3起,比上年下降14.8%,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9人,比上年下降30.8%,受伤人数29人,增长11.5%;造成经济损失22.26万元,增长6.0%。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0起,死亡8人,受伤26人;工矿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1人,受伤3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75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50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118元,增长13.7%。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深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县低保对象7611户,共21368人;其中农村6492户,19214人,城镇1119户,2154人;发放城市低保金341.5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501.2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0999人,救助资金108.5万元;城市医疗救助3905人,救助资金47.75万元。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到2009年底,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4%,同比增长3.77%。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647人,其中在职3784人,退休1863人,比上年净增907人(在职211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4230.12万元,比上年净增1751.48万元,其中当期1627.79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1644.9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7890人,比上年净增36人;工伤保险参保4906人,比上年净增674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4906人,比上年净增524人,生育保险覆盖率85%,上升5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469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33.2万元。

林业经济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山区,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雨量充沛,是广西多雨日地区之一。土壤质地多为壤土,肥力较高,蓄水性强,十分适宜林木生长,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维管束植物213科870属2335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title=大瑶山 style=right src=d048adde8d5a5bf1a3]珍稀植物,如植物活化石——银杉等24种,有野生动物372种隶属32目、72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的如动物活化石——瑶山鳄晰,金斑喙凤蝶等22种。
  自治县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林业经济。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八角之乡”等荣誉称号,先后被批准兴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全县有林业用地224889.3公顷,森林面积212897.3公顷,其中:水源林105966.7公顷,用材林87455.0公顷,自然保护区林21868.3公顷,竹林8025.7公顷,经济林18455.9公顷(其中八角12400公顷,2000年八角干果产量达824吨)。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36.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3%。
  “九五”期末至今,全县共完成“珠江防护林”工程造林共11000公顷,完成封山育林9266.67公顷,完成“世行项目”造林485.2公顷,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完成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其中:生态公益林129921.7公顷、占全县的65.l%,商品林69708.6公顷、占全县的34.9%。八角、毛竹、茶叶、水果四条林带共完成造林14000公顷,其中:水果林带4300公顷,八角林带7900公顷,毛竹林带1800公顷,茶叶林带400公顷。全县完成八角低改10000公顷,毛竹低改10000公顷,累计建沼气池5842座,沼气入户率达20.7%,年产气量达233.68万升折柴达1.75万吨,相当于使8700亩森林得到有效的保护。
  “十五”及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为增强大瑶山这一天然绿色水库的降雨能蓄,干旱能吐的水源调节功能。金秀林业将以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实施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管理,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大瑶山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能,提高和改善其对桂中和桂东南地区的区域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障作用。对商品林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经营等形式发展商品林基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商品林。山外桐木、头排、七建、三江四乡(镇)主要发展沙田柚、麻竹、脐橙等名优水果;山内金秀、忠良、三角、长垌、六巷、罗香、大樟7乡(镇)主要以发展八角、毛竹、茶叶及林下经济作物(绞股蓝和灵香草)等,特别是要把“中国八角之乡”的牌子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优质八角种植和进行低产林改造,使它们成为金秀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农业生产

  一、农业概况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地区的东部,隶属柳州地区,毗邻八个县。全县辖3个镇,8个乡,77个村民委,总人口1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万人。全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万亩,占县总面积5.9%。2001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0.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75万亩,人均水田面积0.65亩。
  金秀瑶族自治县属49个国定贫困县之一,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2399万元,全县农业总产19.89万吨,其中水稻总产量5.4万吨,甘蔗7.49万吨,生姜0.91万吨,辣椒1.11万吨,水果0.84万吨。
  二、农业生产基地
  ①优质谷生产基地 面积4万亩,总产量1.8万吨,主要品种有:香粘、七桂粘、桂小粘等。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
  ②生姜生产基地 年产生姜1万吨,主要布局在忠良、六巷乡。
  ③水果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总产量0.323万吨,主要品种:脐橙、 柑等,主要布局在桐木、头排镇、七建乡。
  ④辣椒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总产量1.2万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
  ⑤茶叶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年产干茶750吨,主要布局在金秀镇、三角、罗香、大樟乡。
  ⑥大果批把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年产量0.75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头排镇。
  ⑦甘蔗生产基地 2001年面积1万亩,总产量6万吨。2002年计划面积1.5万亩,总产量9万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头排镇、三江、七建、大樟乡。
  ⑧桑蚕生产基地 2001年面积0.5万亩,鲜茧产量317.7吨;2002年计划面积0.8万亩,鲜茧产量520吨。

工业建设

  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来,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使解放前几近空白的县内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建设经过对内搞活,对外招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整顿,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矿产、林下土特产加工、化工、造纸、水电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电石、松香、炸药、灵香浸膏、中成药、保健品、重晶石矿等。2001年,金秀县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总产值达到7637万元,销售收入6786万元,工业增加值2326万元,产品销售率92.2%。

水电能源建设

  金秀县水电事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1956年前,金秀县各族人民还是用松明、植物油点灯照明,用小碓、水碾或木臼加工粮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极为落后。1957年金秀县建成了第一座1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结束了金秀县无电的历史。此后又建成了4800千瓦的和平电站,600千瓦的田村水库坝后电站,还在国家的扶持下,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水资源,指导林农兴建了1952处村办或户办微型电站,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千家万户,昔日偏僻的山村瑶寨如今成了“不夜天”。1990年,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相继成为广西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实现全国“第 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县化之一。接着1992年开工建设装机容量2500千瓦的河口电站,1998年,又投资3800万元对和平电站进行扩容技改建设,新增容量6300千瓦,基本完成了金秀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到 200年底止,全县水能资源已完成装机容量1.42万千瓦,年均上缴税利100多万元,水电成为金秀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已在全县顺利展开。到2001年底止,共完成新建10千伏线路144公里,改造94公里;低压线路新建81公里,改造218公里;完成台区改造352个,共完成总投资 2793万元。农网的建设与改造,使金秀县的 11个乡镇352个自然屯从此摘掉了无电的帽子,给11万人带来了光明。农村初级电气化在金秀县的顺利完成实施,标志着金秀县农村电气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为金秀县在2005年全面实现水电农村中期电气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上半年,已完成了一期农网改造高压输配电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及第二期农网改造的规划上报工作。一期高压输配电工程已启动,二期农网第一批项目到位资金310万元,水利局技术部门全面完成中期电气化的编写上报工作,并得到国家水利部的批复,成为全国100个水电农村中期电气化建设的县份之一。
  目前,金秀县的水能资源仅开发了1.42万千瓦,尚有9.29万千瓦的电能亟待开发。今后我们将积极抓住本部开发的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金秀县的电源电网进行更深入的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利用县境内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实施“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电源、电网、电荷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重点抓好滴水河流域梯级的罗丹电站、下六甲电站等工程项目开发,以促进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形成普及用电、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使金秀县山区的水电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为全面推动金秀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tle]水利建设  自治县成立以来,县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非常重视,大力发动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兴修水利。1984年,象州县的桐木镇和鹿寨县的头排镇划归金秀县管辖后,水田面积由原来的2万多亩增加到9万多亩。这两个大镇已成为金秀县重要的“粮产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全县先后兴建了中小型水库11座,总库容量2364万立方米,塘坝工程72处,引水工程4712座,提水工程925处,使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9.5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增加了6万亩。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金秀县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扶贫政策,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自筹一点,受益群众投工备料等方式,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农水投资1504.8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517.36万元;县自筹260.58万元;乡镇自筹 110.45万元;其他资金270.34万元;群众自筹346.l万元。共完成水毁工程修复153处;完成了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新增库容320万立方米。近十年来,年均投入面上水利维修及硬化的水泥就有650吨。仅2001年的水利冬修中,就投入239万元建设了桐木仁里、头排龙坪、七建那安等五座引水陂坝工程和硬化引水渠道8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产粮地区的农田灌溉条件,为金秀县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1999年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获全区优秀奖。同时水库除险加固成为全区八个一年全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县份之一,荣获全区通报表扬。
  人畜饮水工程成绩显著。人畜饮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县党委、县政府把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当着关心群众,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1998年,地区行署要求,金秀县要在当年3月15日前完成人畜饮水工程46处,解决15690人吃水难的问题。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奋斗,全县实际完成了60处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解决饮水困难4265户、20857人、大牲畜18920头,仅当年就完成总投资317.7万元。该项目经区、地专家进行工程竣工验收,除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重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先进单位荣誉奖外,还有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同年,金秀县又投资35.976万元,建成了三江自来水厂。1999年在完成上级下达的12处人畜饮水井上配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还计划外完成了大樟奔腾人饮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09万元。经自治区水利厅有关部门的验收,所有工程达到优秀等次。到2002年6月止,全县完成人饮投资1850万元,完成人饮工程389处,解决6万人、大牲畜3万多头的饮水困难问题,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给予的温暖与关怀,又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矿产业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大瑶山山脉横贯其中,区域内截今累计探明和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钨、锡、铁、锰、稀土、重晶石、硅石、水晶、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等,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铜(3.65万吨金属)、重晶石(550万吨)、花岗岩(310万立方米)、石灰石(1380万吨)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52亿元,资源较为丰富。
  受历史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金秀县矿产资源均未得那很好地开发利用,直至改革开放国家允许集体、私营企业采挖矿产资源后,金秀县的矿产资源开发才算真正起步,上述矿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至今形成了以重晶石矿为主导,铜、石灰石、粘土共同发展的矿业产业格局。二十多年来,在上级的关怀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秀县矿产行业取得了辉煌业绩:为国家和地方建设提供了一千多万吨优质矿产资源,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仅在“九五”期间,矿石总产量为380万吨(其中铜矿6万吨、重晶石矿80.2万吨、石灰石161万吨、粘土58万吨,其它建筑用石料68万吨),完成矿业总产值1.75亿元,累计上缴矿产资源税费1530万元,为金秀县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作出具大贡献。当前全县矿业形成了依法办矿,科学采矿,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并做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矿产资源,逐步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之轨道。
  l、重晶石矿
  重晶石是金秀县的矿产主导产品,分布在桐木、七建、头排、长垌、大樟等乡(镇),年产量10万吨左右,产值600万元,其中桐木镇产量占95%以上,其重晶石质量好,埋藏浅、矿体规模大,易于开采,目前有九个矿山(区)从事于重晶石生产,生产能力可达22万吨规模。为促使矿石增值,县、镇政府在桐木先后投资建成了三个矿粉厂,生产能力5万吨,目前年产量3.5万吨左右,产值420万元。
  2、铜矿
  铜矿分布在金秀县大瑶山西北部的桐木、七建、头排、三江、三角等乡(镇),规模大的矿区为桐木那马矿区、三江金龙河—长乐铜矿区,目前有南宁、金城江、柳州、荔浦等外地老板到上述矿区开发,累计投资额达650万元,已具备年产3万吨、选矿2.4万吨矿石生产能力,现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年产量仅在1万吨矿石左右,产值450万元。
  3、石灰石
  主要分布在桐木镇,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独庆山、银山寨两个矿区,年生产能力40万吨左右,年产值600万元,可完全满足金秀县水泥厂、石灰窑等工业和公路、建筑等用料需要。
  4、粘土
  粘土广泛分布在金秀县各乡镇,目前开发利用的仅为四个砖厂的粘土矿区,年产量12万吨左右,产值50万元,粘土开发潜力较大。

交 通

  金秀县交通事业50年的发展史,是瑶山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坚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的光荣历史。五十年间,瑶山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山劈岭沟通了山内山外,使大瑶山区壮乡瑶寨旧貌换新颜。1957年,金桐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金秀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从此金秀公路交通事业翻开了历史第一页;1992年十六公里至忠良公路的建成,瑶山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奋斗目标;1994年,金秀头排二级过境公路的建成使用,结束了金秀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1995年,金桐公路沥清路面的铺筑,使通县城公路实现了全线“黑色化”;2000年建成的北通道金秀至荔浦修仁公路,使县城的出口公路由建县时的一条增至四条,彻底改变了交通死角状况;2002年3月31日,金秀至头排二级公路顺利动工,将实现金秀主干线公路全部二级化。50年的发展,瑶山公路交通从无到有,从低等级到高等级,从“华山一道”到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年来,全县完成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22387.27万元。目前,全县境内干支线公路总里程达656.9公里,其中国道22.44公里,省道26.07公里,县乡公路共59条608.4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398.1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4.82公里,三级公路8.4公里,公路总里程为建县初期50公里的13倍。全县11个乡镇73个村民委通了公路,村民委通公路率达93.6%。形成了以国道323线头排至八里塘、省道20134线仁里至头排、县道金桐线、金新线、金修线、刘马线为主骨架四通八达的公。
  门要爬坡,今日招手有车座”,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已开通客运班线24条,其中客运专线2条,分别通达柳州市和周围毗邻县以及县内各乡镇。2001年,全县共完成客运量78.36多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5101多万人公里;形成了以桐木镇为中心的集散货物运输网络,2001年货运量7.3320万吨,货运周转量430.3万吨公里;全县现有各种车辆达1400多辆,其中大型货运车辆436辆,客运车辆182辆,民用各种车辆800多辆,全县的交通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瑶山路通百业兴”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金秀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大瑶山脱贫致富的步伐。

科教文卫

科 教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成2年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辖3镇8乡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瑶族占34%;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瑶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县的民族教育也十分有特色。

文 卫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卫生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经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50年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县、乡(镇)、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全县近15万同胞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为金秀县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 现营卫生医疗机构17个,包括行政管理局1个(县卫生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县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县妇保院、县防疫站、县药检所、县瑶医门诊部),乡(镇)卫生院11所以及合格村卫生室17所,另有个体诊所55家。统计至2002年上半年,全县卫生系统现有干部职工405人,其中本科17人,占卫技人员4.7%;大专70人,占卫技人员19. 5%;中专271人,占卫技人员75. 6%;已取得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3人。全县有乡村医生108人,接生员343人。
  200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人数达29,7247人,住院人数达6571人。其中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数为11,5519人,住院人数为5314人次,病理手术例数达1878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1.5%。全县医疗业务总收入达1128.3万元。

首届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

  5月23日上午, “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在素有“金山秀水”之称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国内国外的100多位专家、学峰论族丰富的文化艺术,瑶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等问一天的学术研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院士孙汉董,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自治区原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乙生,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少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曾艳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副市长秦全贵主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覃溥,以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曾艳在论坛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杨龙会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这次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有力措施。
  高雄在开幕式上说,来宾、金秀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还积累了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衷心希望金秀瑶族自治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打造民族精品,促进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充分展示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曾艳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县,金秀瑶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瑶族文化任重道远。我们热切希望与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携手共进,进一步加强瑶族文化护,文化的时断拓发展空间化在文化长河中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此次高峰论坛邀请到来自北京、湖南、广东、云南、广西区内等省市及越南专家学者110人,设置四个分论坛。开幕式后举行的总论坛上,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莫金山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覃录辉,中央民族大学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朱雄全,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先后进行了主题演说。在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金秀瑶族文化资源在世界瑶族文化、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的独特地位;费孝通先生与金秀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瑶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瑶医瑶药独特治疗和保健作用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四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专家、学者对金秀瑶族文化资源的前景普遍看好,对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战略决策给予高度评价。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此次论坛通过观点的交锋、经验的分享,对瑶族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推动瑶族地区文化发展,推动来宾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24日,参会专家、学者还前往金秀瑶族博物馆、莲花山、圣堂山景区实地考察。

旅游资源

  奇特神韵的瑶山文化
  金秀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神奇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歌舞,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瑶族不同支系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表达了人们的悲苦和欢乐、理想和愿望。
  金秀瑶族自治县长期流行于民间多彩的歌曲,是瑶族人民生活和斗争的艺术再现,无论在丛林、田野、山坡劳作或是在木楼、棚、火堂边,歌声总是不绝于耳,尤其是逢年过节,聚汇歌堂,唱歌成为不可缺少于五个的地域不同,造就了瑶族民歌的绚丽多姿,风格各异,体现在“香哩”、“离惯”、“刮架”、‘嘎直”、“门钟”、“贵金钟”、“机社”、“吉冬诺”、“央唱”等数十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这些广泛传于民间的歌曲,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奇色彩及古今融汇的思想,是金秀瑶山人民聪慧的结晶。
  大瑶山上的民间器乐同样很多,而且源远流长。盛行 的有“好金”,人称床头琴,系瑶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双双坐在床头边用琴声交流感情而得名;“杂”即唢呐,其形态、制作及演奏方法同于汉族,但曲调却有“三十六段”和“七十二调”,多用娶亲喜庆及送丧的场合;“尼王公”就是黄泥鼓,用于每年八月或十二月还盘王愿。
  瑶族民间舞蹈艺术别具一格、风情独特。它是大瑶山人民意识的反映,不仅与本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环境,思想感情有着联系,同统,风俗语习惯,以至图腾膜、神话传说等到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别、形式、体裁及各自的风格特点。主要有黄泥鼓舞、出兵收兵舞、八仙舞、跳盘王、三师舞、白马舞、舞灵舞等到具有独特代表性的瑶族舞蹈。居住在林瑶山上五个支系的瑶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古老而纯朴的艺术得以完整地流传至今,缘由是这里始终保持着完整的艺术队伍。目前本县的农村业余文艺队伍达60多支,尤其是坳瑶,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支队伍且演员阵容较大。如金秀县六巷乡的古陈屯。全屯不过120人,演员就有40多人,是一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瑶族民间艺术队伍。1996年,他们在国家民委的关怀和帮助下,赴日本成功演出历时一个多月,把瑶族文化艺术逐步推向国际舞台。此后,日本的瑶族友人多次到六巷乡回访。
  金秀瑶族民间活动内容丰富,五个支系均有自己盛大的节日,如盘瑶的《还盘王愿》、茶山瑶的《功德节》、花蓝瑶的《游神节》、坳瑶的《浪坪节》及山子瑶的《度戒节》等。《度戒节》是金秀瑶山人民专为男子举行的成年礼,接受度戒以后的男性青年,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方可结婚成家。每当举行度戒活动,方圆几十里的瑶民便函会聚集到这个村寨,祝愿受戒者,受戒成功。在热烈锣鼓、炮竹和鸟枪的宣闹声中,受戒者要接受过火海、上刀山、咬碗、吞筷条、足踩烧红的犁头等考验,从而形成千古流传的绝技。 金秀瑶族民间艺术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为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提高民族文化艺术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成立金秀瑶族艺术团,该团的成立,使优秀的瑶族文化艺术得到全面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瑶族支第多、服饰多彩的特点,金秀瑶族艺术团成立以来相继创作了《瑶族歌舞》、《瑶山五色云》等具有传统特色、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节目。他们一方面采取本民族精湛可借鉴部分,另一方面又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精粹,进行艺术再创作。如黄泥鼓舞,艺术编导对他进行了提高和改造,使鼓开多样,舞姿刚健纯朴,刚中有柔场面活跃,在节目《欢腾的盘王节》中,黄泥鼓、大小长鼓奏出密集的鼓点,极大地丰富了瑶族的鼓文化。香哩歌《姑娘,长得象朵花》是流传在茶山瑶地区的民间歌谣,通过整理修改,现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瑶族特色民歌。《瑶族歌舞》应国家文化部和中央民委的邀请于1998年12月晋京演出,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北京观众的高度评价。 目前,金秀瑶族艺术团又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三台瑶族歌舞节目《瑶山鼓歌》的创作,该歌舞以立体交响表现手法,把瑶族民歌、器乐放在瑶山的“春”、“夏”、“秋”,“冬”四季民谷背景下形成的演唱、演奏,集中表现瑶族优秀的传统民歌和器乐精华,该歌舞的创作演出,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刻意义。 金秀瑶族艺术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将盛开得更加绚丽!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